地理信息系統在規劃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規劃建設的管理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有利于建立一個能聚集各種數據信息并能夠快速分析和輸出的系統,實現多規合一,形成一張規劃藍圖。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規劃布局不斷發生變化,傳統的城鄉規劃、農業規劃、旅游規劃已不能滿足其需求,而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可有助于解決系列問題,使我們的規劃更具科學性、操作性。結合公司相關規劃,簡單敘述地理信息系統在系列規劃中的應用。

一、農業規劃

1、農業區劃及功能區劃

分析研究農業基本功能的內涵和特征、農業功能的空間分異特征,制定農業功能區劃指標與方法,利用spss、gis等實現農業功能區劃分區,確定農業功能主導功能和農業功能區管理制度。

2、耕地地力評價

選取在區域空間上變異較大、在時間序列上相對穩定、因子之間獨立性較強、對耕地地力有較大影響的三類耕地地力評價因子,比如:地貌類型、成土母質、坡度、耕層厚度等立地條件因子;pH、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質地等耕層理化性狀因子;灌溉保證率、種植制度等土壤管理因子。運用GIS技術并結合屬性數據庫資料,建立了耕地資源空間數據庫,并對耕地資源進行評價管理。

3、種植適宜性分析

結合作物的生態適宜條件,選擇地形地貌(高程、坡度、坡向)、氣候條件(年降雨、年溫度、年積溫、較高溫、較低溫等)、土壤條件(pH、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等)、土地利用類型、交通通達性、水源保障性、社會經濟等指標,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統平臺,建立作物適宜區評價模型,實現適宜性分級,得出作物種植較適宜區、次適宜區、不適宜區。

4、精準農業

在精準農業領域,種植者需要了解關于土地的詳細信息。從土壤測試和產量數據中收集關鍵信息來確定需要使用的肥料或種子的準確數量。使用精確的數字提高產量和減少浪費,從而增加投資回報。

城鄉規劃

二、城鄉規劃

1、用地適宜性評價

城鄉用地建設適宜性分析是按照規劃與建設的需要,對土地是否適于用作建設用地,以及適宜性等級的評估,其作用是為城鎮用地選擇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學依據??紤]地形等自然條件,參考《城鄉用地評定標準》(CJJ132-2009)對等級劃分進行了界定,可確定四個適宜性級別。

2、交通路網分析

結合交通路網及等級,構建路網數據集,對較優路徑、較近設施、服務區、選址、車輛配送、成本等進行分析。

城鄉規劃

3、景觀視域分析

對景觀視覺效果的控制和塑造是景觀規劃設計的核心內容之一??梢曅苑治隹梢詫⒕坝^的感官認知轉化為可量化的指標,成為服務于景觀規劃設計的一種科學的、有效的決策手段。所謂“可視性”是指視覺上的通達性,即從一個或多個位置所能看到的范圍和所見程度。

4、三維模擬重現

利用地形圖和衛星圖素材,在ARCGIS上完成鳥瞰模型,展示基地山水格局、地形起伏、建筑高度等,使方案更加直觀有效。

5、生態敏感性分析

城市規劃在建設生態、低碳經濟有重要角色,影響城市發展中之土地、資源、建筑、交通等,對城市化過程中合理資源分配和使用有協調和調整能力。生態敏感性,它反映區域生態系統在遇到干擾時,發生生態環境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并用來表征外界干擾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在同樣干擾強度或外力作用下,各類生態系統出現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可能性的大小。

結論:

隨著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發布,全國各地鄉村振興全面起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必須要規劃先行,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鄉村振興的突破口,要選在“一本總規”上,“總規”是神,“總圖”是形,在總規、總圖的統領下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實現規劃一張藍圖干到底。地理信息系統對實現一個圖庫精準支撐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環境,在鄉村振興規劃中的應用和優勢也將進一步凸顯。

備注:圖件主要來源于網絡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